本期新亞洲說,從多方面詳細講解了冷風機熱氟融霜系統的優勢、分類、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冷風機熱氟融霜的優勢
傳統電化霜基本上要占到制冷系統整體能耗的20%左右,如果我們使用熱氟融霜基本上就可以把能耗降到10%以下,大大降低了能耗成本。
熱氟化霜的能量吸收率大致在70%左右,然而電化霜的能量吸收率只有30%,所以熱氟化霜的能量利用效率相比于電化霜是非常高的。
熱氟融霜的化霜周期不到10分鐘,然而電化霜一般需要的時間要大于20分鐘,整整多出了1倍的時間。
熱氟融霜庫溫波動在1K以內,電化霜的庫溫波動則會達到4K左右。
這是我們往往不太能注意到的地方,在我們傳統制冷系統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部分冷凍油帶入我們的冷風機內,這些冷凍油會長時間的積存在我們冷風機銅管管壁內部,以致使氟利昂和外部之間的熱交換起到一定的影響,然而熱氟融霜卻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其能把管壁內殘留的冷凍油清除出去,提高制冷的換熱效率。
由于電動閥的防爆改造更加優于加熱管的防爆改造,所以熱氟化霜更適宜于防爆要求較高的冷庫。
冷風機熱氟融霜的分類
>>四通換向閥熱氟融霜(適用于單機單風機的小型制冷系統)
在我們常見的單機單庫中的風機,常用的是四通換向閥的熱氟融霜,如以下流程圖所示,其通過四通換向閥的切換,使得冷凝器和蒸發器之間的切換來達到除霜目的。
分路融霜(適用于冷庫內多風機中大型制冷系統)
在我們中大型的制冷系統中,我們采用的是分路融霜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需要一個冷庫中有四臺以上的風機,并且需要保證壓縮機側的恒定熱氟融霜的壓力,具體如下圖。
四通換向熱氟融霜常見問題
如上圖機組所示,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四通換向閥的熱氟融霜,在上圖機組中,直接引用了一路熱氟旁通,直接在進入分液器前,跨過冷凝器,直接進行熱氟融霜,在熱氟融霜結束后,其中的氟利昂液體直接回到氣液分離器中,然后這種方式的熱氟融霜往往會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分路熱氟融霜常見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無法通知傳統熱力膨脹閥,熱氟是在制冷還是化霜狀態,而且,熱氟化霜區別于傳統的電化霜,因為在熱氟化霜過程中管內的壓力和溫度是同時增加的,與此同時,膨脹閥的開度達到最大,所以當恢復到制冷狀態以后,膨脹閥可能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到制冷的開啟度,以致于可能導致開啟過大,循環倍率加大,所以熱力膨脹閥不太適合分路的熱氟融霜。電子膨脹閥更適合的原因在于除霜時會把制冷啟動信號關閉,此時的膨脹閥是完全關閉的狀態,當壓力和溫度完全冷卻之后,才能開始正常制冷模式。
在我們的大量數據分析以及監測后,發現有一些因為閥件的選型,因為氣密性不嚴導致在制冷過程中,有部分的熱氟氣體竄入冷風機內部,此時會大大影響制冷效率,不僅在化霜時沒能得到能耗的節省,反而大大加大了制冷的時間。此外,管路設計不合理可能導致氟利昂液體聚集,造成憋管和爆管的現象。
首先,分路式的熱氟融霜一般運用于大中型的制冷系統,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制冷與融霜的結合,盡可能要在制冷過程中完成熱氟融霜,舉例來說,正常情況下的熱氟融霜,如果有4臺風機,那么至少要有三臺風機制冷的情況下,才能維持這臺蒸發器融霜的恒定壓力,所以說我們盡可能要在制冷過程中,完成這臺風機的熱氟融霜,從而避免發生因融霜而強制制冷的情況。
第二,冷風機必須分組分批的進行熱氟控制,這也是剛才我們說到的恒定熱氟壓力的作用。
第三,化霜是由溫度和時間雙重控制的,眾所周知,熱氟融霜是從吸氣管進入的,如果以吸氣管的溫度作為停止化霜的依據,就很大程度上會導致系統在沒有完全除霜的情況下就已經結束融霜了。
最后,由于熱氟融霜結束后冷風機內壓力比較高,我們必須分級開啟吸氣閥,一般來說,先開啟10%,當兩邊壓力降到1公斤或1.5公斤以下的時候,再完全開啟,其目的就是保證氟利昂的液體完全排出到另外的冷風機,從而避免殘留的液體因為兩邊的壓差直接回到壓縮機,造成壓縮機液擊損壞的風險。
智能熱氟融霜控制系統
針對以上所述的熱氟融霜的常見問題,我們公司研發了一個新型的電子膨脹閥產品,相比較傳統電子膨脹閥有許多優勢,傳統情況下,如果電子膨脹閥的驅動是放在電控箱內的,我們每臺風機要接3根線(電子膨脹閥連接線、壓力傳感器線、溫度傳感器線),所以如果是4臺風機,那么就需要12根線,而且如果這些線距離過長,可能會導致信號衰弱以及連接不暢等故障。
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我們公司研發出了一款一體式的電子膨脹閥控制器,只需將驅動放在風機側,兩根線進到控制器(一根共用的電源線、一根共用的通訊線)就可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可以通過物聯網來實現遠程調試功能。
最后,小編再給大家總結一下智能熱氟融霜控制系統的優勢: